今日焦点 - 生活娱乐 - IT资讯 - 名企之窗  导航:首页 >> IT资讯 >> 年轻人那么喜欢互联网,为什么?

年轻人那么喜欢互联网,为什么?
作者:luis 来源:广州在线 更新日期:2017/9/22 阅读次数:

  在搜索引擎键入“iPad”、“小朋友”等关键词,能够看到无数的图片、视频中,咿呀学语的儿童抱着屏幕,熟练地玩着游戏、读着电子画册。

  对不少90后、00后、10后来说,使用互联网是多么“常规”的一件事。他们的成长环境里,互联网、电子设备就像是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样十分自然的存在着。

  我们所说的“互联网”的一代(digital natives),不仅仅是“喜欢玩电脑”那么简单。有种观点认为,互联网实际上促成了人类的“进化”,它是人类尤其是年轻一代的“第二大脑”。

  迷因(meme)理论也许可以解释,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互联网。说到这个理论,还要先讲一讲进化论。

  基因、迷因(meme)和“第二大脑”

  进化论是我们普遍熟稔的生物学理论。达尔文认为,自然界的物种物竞天择,不断进化。DNA不断复制,物种得以不断繁衍。

  而迷因(meme)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着名科学家Richard Dawkins 1976年所着的《自私的基因》(The Selfish Gene)。迷因是指“在诸如语言、观念、信仰、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,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。”

  迷因理论可以被看做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进化论。在Richard Dawkins看来,迷因是人类思想演化的“复制因子”,就好像会不断繁衍和复制的DNA一样。Richard Dawkins认为:

  “所有生命的核心要素不是火,不是温暖的吐息,不是什么‘生命的火花’,而是信息、词语、指令。”

  迷因复制的过程,依靠传播,从一个大脑到另一个大脑。具象起来,诸如思想理论、音乐、流行语、图像等文化“实物”,因其能够传播并不断被人理解而进化,所以是一种“迷因”。这些迷因因传播而被人知晓,因被人知晓而改变人类思想,这就是“进化”。

  Richard Dawkins的学生Susan Blackmore深化了老师的理论。物竞天择的进化论中,基因会竞争,不顾一切地进入下一代的细胞里,最终决定了下一代的格局和结构。Susan Blackmore认为迷因同样如此,迷因是“独立存在”的复制因子,它能够选择最为有利于自我复制的条件。

  迷因之间相互竞争,自私地、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、另一本书、另一个对象之中,这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的心理结构。

  毫无疑问,互联网是目前迷因传播和复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。

  Susan Blackmore认为,互联网时代,迷因正在依靠数字信息不断进入人的大脑,引发新一轮的思想进化。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喜欢互联网、喜欢技术。

  “现在的年轻人希望互联网成为‘第二大脑’,并且年轻人已经成为熟练的决策者、独立思考者——即时他们‘渴望即时沟通的满足感、往往做出快速而肤浅的选择’。”

  怎样理解这句话?迷因需要复制,电子技术不仅能够让它复制的更快速,而且更为准确。举个例子,口口相传的故事,往往会在不断传递中损失真实度。而数字化的信息,可以100%的复制信息,这让迷因能疯狂传播和演进。

  旧的思考方式在灭绝边缘

  实际上,从生物学的角度看,我们的大脑同4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相比,没有什么太大变化。但是基于文化、个性的思维方式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。俗话说的“代沟”就此产生。互联网时代,旧有的缓慢的思考方式,将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。

  人的大脑中,数十亿的神经元通过突出连接在一起。外界的刺激能产生记忆,信息继而影响人的情绪等反应(比如看到一幅画,会刺激起你的某种感情)。我们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,在不同的环境中,会重新设计功能,让大脑积极运转。重复的刺激会加强某些神经反应,反之会减弱,重复可以产生较强的记忆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ary Small是神经可塑性研究上是先驱者。2008年,他进行了一项实验。试验中,他让一组“计算机小白”志愿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检测,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。Gary Small接下来让志愿者练习浏览网页,每天一小时,维持一周。再次检测时,志愿者大脑的额叶有了更为活跃的表现,此前这里的神经活动点很少。当被给予新的任务,大脑能够更为快速的建立神经通路。这个实验证实了使用互联网能够促进思维变快。

  然而,这并不意味互联网是完全有益的。在Nicholas Carr所着的《浅薄》(The Shallows)一书中,就论述了互联网“让我们变笨”的观点。虽然大脑更为活跃,面对信息反应更快,但是深度思考被大幅削弱。当我们坐在屏幕前,纷杂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,这时候人的注意力不断转移,有效的信息实际上不多,深度的思考更少。

  该不该让小孩上网?

  这个问题的确见仁见智。在《没有互联网的童年更美好?》中,主人公的童年便没有互联网,他却认为自得其乐,而且坚定的认为孩子不应该接触互联网。

  反对小孩上网的人,惧怕于它过多的信息轰炸,让小孩沉溺、变得“三观不正”。这么认为不是没有道理。“培养理论”(Cultivation Theory)认为,媒介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我们并非在清醒意识下学习媒介抛来的信息和价值观。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广告会形成强大的传播效果,你讨厌“送礼不如脑白金”,却还是记住了它,而且接受了它。

  且不说孩子,成年人也已经无法拒绝互联网的强大影响。回到开头所说的迷因理论,互联网正在进行着一次人类进化,病毒营销的视频、段子不断挑逗你的神经,你不由自主地点赞、分享,让它们继续挑逗其他人。

  认识到这些,我们也许会对互联网有着进一步的理解。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互联网使用引导,也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