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焦点 - 生活娱乐 - IT资讯 - 名企之窗  导航:首页 >> 名企之窗 >> 一只萝卜无法修复中石化信誉危机

一只萝卜无法修复中石化信誉危机
作者:广州在线 来源: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:2017/9/22 阅读次数:

  连日来,公众对“天价酒”事件的处理结果质疑声不断:当事人鲁广余是违纪还是违法?鲁违规购买高档酒是为“自己用”,但高档酒为何又被卖出?用于“业务接待”消费掉的613瓶酒究竟接待了什么人?在很多问题没得到答案之前,中石化就草草了结事件,不仅严重损伤企业信誉,也让公众的误解进一步加深。
  而具戏剧色彩的是,中石化近日却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称,公司一直厉行节约,精打细算,“我们在备餐的时候,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,够用就行”;“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,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”……此言一出,立即引发质疑声一片。连地产大腕任志强和潘石屹都加入了讨论大军之中,调侃道,“萝卜的什么部位适合红烧?什么部位适合凉拌?这确是很重要问题。”

  不难看出,“天价酒”让中石化形象蒙尘,一段时间来,中石化也在通过自查自纠、加大正面宣传等方式尽力修复形象,但联想到此前的天价吊灯、豪华办公楼,以及高居不下的管理费用,中石化的负面形象,已非一日沉积,更何况在“天价酒”问题的追问还在媒体发酵之时,中石化的“萝卜论”不仅难承载修复形象重任,反而会沦为笑柄。
  事实上,中石化的信誉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部分国企面临的难题。现在,关于国企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。让公众不满的是,一些国企的丰厚利润不仅来自行业垄断,而且这些利润的主要部分一没上缴财政,二没返还社会,而是被企业私分了。按照国际惯例,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%到40%之间,国有企业要远高于这个水平。而我国央企中上缴比例最高的资源性行业及垄断行业,也仅上缴税后利润的10%。
  不仅如此,国企的腐败也一直刺痛公众神经。多起典型案件证明,“一把手”权力过大、重大决策独断专行、缺乏有效制度监督是导致国企腐败的重要原因。去年8月,湖北省通报国企人员违纪违法案件,5年来该省共查处案件1544件,挖出“蛀虫”1789条,并总结出当前国企腐败的主要特点:一是企业“一把手”违纪违法突出;二是涉案金额巨大,影响严重;三是拉帮结派,上下勾结,窝案、串案明显增多。
  国企被视为“道德企业”,本应该成为企业经营的楷模与社会道德的典范。近年来,当部分央企恶炒地皮、争抢“地王”,依仗垄断地位与民争利的时候;当几家油企操控油价获取高额利润,让油价一路上涨还要大把索取国家补贴的时候;当个别国企高管挥霍无度,腐败事件按下葫芦瓢起来的时候,国企的道德血液在哪里?失信于民的伦理危机又何日得以修复?

相关文章:
·美食汇聚金鸡湖 (2011-4-29)
·香菜香菇汤 (2011-4-2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