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焦点 - 生活娱乐 - IT资讯 - 名企之窗  导航:首页 >> 生活视窗 >> 广州大学城校园为何无围墙?

广州大学城校园为何无围墙?
作者:广州在线 来源:gzol.com.cn 更新日期:2014-12-18 阅读次数:
      每个组团都包括了大学教学区、生活区、教学资源共享区、生态公园;每个组团的大学校园间不设围墙,而是以道路、绿化带自然分隔。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,各个大学的教学区都将濒江布置。
  南方网讯 选址确定后,广州市规划局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、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、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、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。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在4个咨询方案的基础上,充分吸取了评审专家意见,编制了《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》,于2001年11月上报省政府,2001年12月24日九届四十八次省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。

  总投资两三百亿

  按照规划,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.3平方公里,可容纳学生18万—20万人,总人口达35万—40万人(包括村镇人口),其中学生人口18—20万人。教师员工人口1.5—2万人,职工人口约为5万人,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2—3万人,加上其他不可预测人口3—5万人,村镇人口约5万人。估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—300亿元。

  专家评价,与国内其他地方只是几所大学形式上聚在一起,或是小规划地融合而成的“大学城”、“大学园区”相比,广州大学城具有多方面的领先性,它不仅占地面积全国最大;规划起点也非常高,完全按一个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原则设计,是一个功能齐全的、具有中等规模的“城市”,而以建设一个城市的眼光,对布局、环保、生态等方面全面规划,真正实现资源共享,如此实际意义上的“大学城”,在全国可称得上是第一家。

  资源分级共享

  规划中说,大学城的规划结构空间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,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—组团—校区的布局。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,“城”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长达4公里的带状发展走廊上,布局了大学城的“城市级共享设施”。

  这条带状走廊在规划图上清晰可见,它贯穿小谷围岛中部,与其重合的是地铁二号线延长段(四号线),形成小谷围岛的中轴线。在两个地铁站之间,集中了岛上师生和村民必需的大型商场、超市、金融机构、邮电局、饭店、办公等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城特有的中心如公共教学设施、城市公共图书馆、大学城科研中心、信息网络中心、文化馆、音乐厅等。

  此外,作为一个“城”,绿化当然不可缺少。在小谷围岛的中心,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、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,大学城将成为今后广州生态建设中的又一个“绿心”。

  教学区濒江布置

  围绕着这些共享设施和生态公园的是由进驻的10所高校组合而成的五大组团。(在规划图上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整个小谷围岛形成了“三环分明,环环相扣”的布局——内核一环是“信息和体育共享区”,其次是“生态公园和组团生活区”,最外一环是“组团教学区”。)五大组团都围绕着生态公园设置了“组团级共享设施”。每个组团都包括了大学教学区、生活区、教学资源共享区、生态公园;每个组团的大学校园间不设围墙,而是以道路、绿化带自然分隔。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,各个大学的教学区都将濒江布置,学生生活区就布置在城市级共享设施、组团级共享设施和教学区之间。

  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、同时兼顾各校特点的原则,大学城内既有面向全社会共享的大型图书馆、体育中心等设施,各个组团相邻大学之间又有共享的图书馆、学术交流中心、会议中心等,同时高校又各自拥有具有本校专业特点的专业实验室、教学基地等。

  大学城倡导骑单车

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大学城建设将全部保留小谷围岛上的文物和古树,并将它们融入校园景观建设中。目前,文化部门已经对全岛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的摸查,准备对症下药进行全面的保护。

  在交通方面,今后大学城的对外联系可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、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、地铁二号线延长段、城市中部快线实现。小谷围岛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则通过两座跨江大桥、一条隧道及地铁二号线延长线解决,到时候,从五山到大学城只用半个小时就可以了。

  大学城还是环保的,城内将大力提倡公共交通、自行车和步行交通。为了加强各组团之间的联系,岛上还规划了环形的有轨电车系统,使之成为大学城文化观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相关文章: